1.inline函数
1.为什么要用inline函数
对于一个代码很少的函数,函数调用时传递参数和得到返回结果的开销可能比函数体内部代码的开销还大,并且编译器生成用于参数传递或返回结果的代码可能比函数体代码占用更多内存,对于这种短小的函数,可以在函数定义前用关键字inline声明为内联函数,从而可避免函数调用的开销,提高程序效率,且使程序代码更短。
2.inline函数做了什么
inline函数指示编译器在编译时将函数调用语句替换为函数体的代码并对函数体的局部变量名做一些调整。例如:
inline int add(const int x,const int y)
{
return x+y;
}
int main()
{
add(3,4);
}
编译器在编译时,会将函数调用语句add(3,4)用add()函数体的代码替换掉(当然add()函数的局部变量名会做一些调整),这个过程称为内联展开。内联展开将用函数的代码替换掉函数调用语句
3.注意事项
1.如果一个声明为内联函数的函数体重包含了循环语句或者函数体代码比较复杂,编译器在编译时,通常并不会对该内联函数的调用进行内联展开。即,编译器不保证一定会对内联函数调用进行内联展开。
2.关键字inline 必须与函数定义体放在一起才能使函数成为内联,仅将inline 放在函数声明前面不起任何作用。
如下风格的函数Foo 不能成为内联函数:
inline void Foo(int x, int y); // inline 仅与函数声明放在一起
void Foo(int x, int y)
{
}
而如下风格的函数Foo 则成为内联函数:
void Foo(int x, int y);
inline void Foo(int x, int y) // inline 与函数定义体放在一起
{
}
4.内联成员函数
和普通函数如果声明为内联函数可以提高程序效率一样,类的成员函数也可以是内联成员函数。如果一个类的成员函数是在类体内实现的(即函数声明和函数定义都在类内),则这个函数就自动成为内联成员函数;如果一个类的成员函数是在体外实现的,则必须在类体内函数的声明前加关键字inline,而类体外函数声明前不能加inline,例如
class X{
public:
inline void func();
};
void X::func()
{
//...
}
在类体内声明了func()是内联成员函数,类外声明不能再加inline
5.总结
1.对于短小并简单的代码,用inline函数
2.inline函数会将函数的代码替换函数调用语句
版权声明:本文为m0_52902391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