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五)
3.9、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流程
概念
自学习和转发帧的例子
以下例子假设各主机已经知道了网络中其他各主机的MAC地址(无需进行ARP)
A -> B
- A 先向 B 发送一帧。该帧从 接口1 进入到 交换机1
- 交换机收到帧后,先查找(图中左边)交换表。没有查找到 应从哪个接口转发这个帧给 B
- 交换机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A 和接口 1 写入(图中左边)交换表中
- 交换机1 首先进行登记的工作,将该帧的源MAC地址A,记录到自己的帧交换表中,将该帧进入自己的接口的接口号1,相应地也记录到帧交换表中。
- 上述登记工作就称为交换机的自学习。
- 交换机向除接口 1 以外的所有的接口 转发该帧(盲目转发,也称为泛洪)
- 主机B 根据该帧的目的MAC地址B,发现是给自己的帧,于是接受该帧
- 接口 4 到 接口 2,先查找(图中右边)交换表。没有查找到应从哪个接口转发这个帧给 B
- 交换机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A 和接口 2 写入(图中右边)交换表中
- 除主机B之外的与该帧的目的地址不相符的主机,都将丢弃该帧
B -> A
- B 向 A 发送该帧。该帧从接口 3 进入到交换机
- 交换机收到该帧后,先查找(图中左边)交换表。发现(图中左边)交换表中的 MAC 地址有 A,表明要发送给A的帧应从接口1转发出去。于是就把这个帧传送到接口 1 转发给 A。
- 主机 A 发现目的地址是它,就接受该帧
- 交换机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B 和接口 3 写入(图中左边)交换表中
E -> A
- E 向 A发送一个帧
- 交换机2收到该帧后,先查找(图中右边)交换表。发现(图中右边)交换表中的 MAC 地址有 A,表明要发送给A的帧应从接口2转发出去。于是就把这个帧传送到接口 2 转发给 接口 4。
- 交换机2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E 和接口 3 写入(图中右边)交换表中
- 接口 4 到 左边的交换机,先查找(图中左边)交换表。发现(图中左边)交换表中的 MAC 地址有 A,表明要发送给A的帧应从接口1转发出去。于是就把这个帧传送到接口 1 转发给 A。
- 交换机1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E 和接口 4 写入(图中左边)交换表中
- 主机 A 发现目的地址是它,就接受该帧
G -> A
主机 A、主机 G、交换机 1的接口 1就共享同一条总线(相当于总线式网络,可以想象成用集线器连接了)
- 主机 G 发送给 主机 A 一个帧
- 主机 A 和 交换机接口 1都能接收到
- 主机 A 的网卡收到该帧后,根据帧的目的MAC地址A,就知道是发送给自己的帧,就接受该帧
- 交换机 1收到该帧后,首先进行登记工作
- 然后交换机 1对该帧进行转发,该帧的MAC地址是A,在(图中左边)交换表查找MAC 地址有 A
- MAC 地址为 A的接口号是1,但是该帧正是从接口 1 进入交换机的,交换机不会再从该接口 1 将帧转发出去,因为这是没有必要,于是
丢弃该帧
- 交换机2不会收到该帧。
随着网络中各主机都发送了帧后,网络中的各交换机就可以学习到各主机的MAC地址,以及它们与自己各接口的对应关系
考虑到可能有时要在交换机的接口更换主机,或者主机需要更换其网络适配器(网卡),这就需要更改交换表中的项目。为此,在交换表中每个项目都设有一定的有效时间。过期的项目就自动被删除。
以太网交换机的这种自学习方法使得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即插即用,不必人工进行配置,因此非常方便。
练习
总结
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步骤归纳
3.10、以太网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STP
如何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
生成树协议STP
- IEEE 802.1D 标准制定了一个生成树协议 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
- 其要点是:不改变网络的实际拓扑,但在逻辑上则切断某些链路,使得从一台主机到所有其他主机的路径是无环路的树状结构,从而消除了兜圈子现象。
总结
3.11、虚拟局域网VLAN
为什么要虚拟局域网VLAN
广播风暴
分割广播域的方法
为了分割广播域,所以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应运而生
概念
- 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 VLAN (Virtual LAN)。
- IEEE 802.1Q 对虚拟局域网 VLAN 的定义: 虚拟局域网 VLAN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每一个 VLAN 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计算机是属于哪一个 VLAN。
- 同一个VLAN之间可以广播通信,不同的VLAN之间不可以广播通信
- 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 由于虚拟局域网是用户和网络资源的逻辑组合,因此可按照需要将有关设备和资源非常方便地重新组合,使用户从不同的服务器或数据库中存取所需的资源。
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机制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是在交换机上实现的,需要交换机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 能够处理带有VLAN标记的帧 — IEEE 802.1 Q帧
- 交换机的各端口可以支持不同的端口类型,不同端口类型的端口对帧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Access端口
交换机与用户计算机之间的互连
同一个VLAN内部可以广播通信,不同VLAN之间不可以广播通信
Truck端口
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互连
在由多个交换机互连而成的交换式以太网中划分VLAN时,连接主机的交换机端口应设置为Access类型,交换机之间互连的端口应设置为Trunk类型。
例题
华为交换机私有的Hybrid端口类型
应用举例
主机A给主机C发送数据帧
主机B给主机C发送数据帧
主机A给主机B发送数据帧
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为sj15814963053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