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应用所学知识:
①理解交换机通过逆向自学习算法建立地址转发表的过程
②理解交换机转发数据帧的规则
③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与结果
1.任务一:准备工作
①拓扑训练
打开实验文件可以看到交换机工作原理的的拓扑结构图:
图中交换机指示灯均呈绿色,且右下角暗红图标变为successful,删除场景,初始化完成:
②删除交换机地址转发表
通过如下命令行语句删除Switch0\1\2的地址转发表:
2.任务二:观察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①查看并记录PC0和PC2的MAC地址
从Config选项卡中获取到PC0和PC2的MAC地址分别为00E0.F966.5625和00D0.BCE9.C0B8:
②添加PC0到PC2的数据包
③分别查看三台交换机在发送数据前的地址转发表
④查看Switch0的学习和转发过程
发包后再查看Switch0的MAC地址转发表可以发现在FastEthernet0/3端口增加了PC0的MAC地址00E0.F966.5625:
并且由拓补图的动画可知,Switch0将源端主机PC0发送的数据包洪泛转发给了其他交换机。
同样,查看Switch1的地址转发表:
以及Switch2的地址转发表:
⑤观察Switch1和Switch2的学习和转发过程
3.思考题
(1)观察结果表
发送的帧 |
Switch0的转发表 |
Switch1的转发表 |
Switch2的转发表 |
Switch0的处理 |
Switch1的处理 |
Switch2的处理 |
|||
地址 |
接口 |
地址 |
接口 |
地址 |
接口 |
||||
PC0→PC2 |
00E0.F966.5625 |
FastEthernet0/1 |
00E0.F966.5625 |
FastEthernet0/1 |
00E0.F966.5625 |
FastEthernet0/1 |
洪泛 |
洪泛 |
洪泛 |
PC1→PC0 |
00D0.BA0E.6EC7 |
FastEthernet0/3 |
00D0.BA0E.6EC7 |
FastEthernet0/3 |
———— |
———— |
转发 |
转发 |
—— |
PC1→PC0 |
———— |
———— |
00D0.BA0E.6EC7 |
FastEthernet0/3 |
00D0.BA0E.6EC7 |
FastEthernet0/1 |
转发 |
洪泛 |
丢弃 |
(2)增加了一项PC0的MAC地址,因为转发表里没有PC0对应的表项,交换机自动学习。
(3)洪泛,因为Switch1的转发表中没有PC2的地址,所以只能通过洪泛转发的形式尝试找到PC2。
(4)删除前无事发生,删除后会将数据包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