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Java的反射机制就是增加程序的灵活性,避免将程序写死到代码里,
下面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1.例如: 实例化一个 person()对象, 不使用反射, new person(); 如果想变成 实例化 其他类, 那么必须修改源代码,并重新编译。
 使用反射: class.forName(“person”).newInstance(); 而且这个类描述可以写到配置文件中,如 **.xml, 这样如果想实例化其他类,只要修改配置文件的”类描述”就可以了,不需要重新修改代码并编译。

 2.例如:struts中请求的派发控制
当请求来到时。struts通过查询配置文件。找到该请求对应的action以及方法。
然后通过反射实例化action。并调用响应method。
如果不适用反射,那么你就只能写死到代码里了。
总结:
所以说,一个灵活,一个不灵活。
很少情况下是非用反射不可的。大多数情况下反射是为了提高程序的灵活性。
因此一般框架中使用较多。因为框架要适用更多的情况。对灵活性要求较高。


版权声明:本文为belongtocode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belongtocode/article/details/10270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