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电容触摸屏幕一般是由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组成,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我们人体皮肤接触到屏幕以后,由于人体的电场,我们和屏幕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这能使屏幕周围的线路检测到电位的变化,然后计算出精确地坐标,从而得出我们皮肤与屏幕接触的具体位置,达到我们日常使用手机的触屏效果。
其实并不是我们的皮肤和这样电容屏的手机接触手机才会有反应,只要和电容屏幕接触能产生耦合反应,就能达到触屏的效果。现在很多商家卖的可触屏手套,触屏笔等,都是表面涂层了一种可导电的软橡胶,这种导电软橡胶跟电容屏幕接触以后也会产生耦合反应,进而达到可使用触屏手机的效果。
也就是说,只要和屏幕创造电容就可以,因为现在手机基本采用的都是电容屏。
首先看一下电容式触摸屏的作用原理:
手机与平板电脑的触摸屏,目前主力是电容屏,电容屏原理是在显示屏外,敷设上一张透明的蜘蛛网—静电场网,手指触碰上去会吸取大量电荷,触摸屏四角的传感器就如同趴在角落的四只蜘蛛,通过电荷的流失量与流失速度,获得手指到四个点的大致距离,从而获得触摸的具体位置。
这个过程详细来说就是静电感应作用。
在屏幕玻璃下面有一层导电材料,任何导电材料碰触到玻璃上面就会和下层导电材料形成电容,在导电材料四周有电极,形成电容的地方会因为通的是高频电流产生通路,也就是该位置电流会被吸走。之后可以通过四周电极的瞬间电流大小关系进行计算和比较,得出形成电容的位置。
电阻屏在5年前的功能手机上比较常见,电阻触摸屏的主要部分就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本质上,这是一种多层的复合薄膜,它以一层玻璃的或硬的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氧化的金属 (ITO氧化铟,透明的导电电阻) 导电层,它上面在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的塑料层 、而其内表面也涂有一层ITO涂层 、在他们之间有许多透明的隔离点把两层导电层隔开绝缘。
最基础的原理方面,当我们的手指触摸屏幕时,这两层导电层就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从而使得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点,并计算出点触在屏幕中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运作。
很多手机都配备一个触控笔,那个笔的头可以是任何坚硬的材质,最常见的是塑料,它需要用力在屏幕上按,通过施加压力改变电阻来实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