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你这个小猪
个人简介:Java领域新星菜鸟,随时准备跑路的大二学生
🔥精品专栏:筹划ing
🌈个人名言:技术的深度和广度缺一不可

目录

 格式介绍

 演示


格式介绍

请求数据总共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

  • 求行: HTTP请求中的第一行数据,请求行包含三块内容,分别是 GET[请求方式] /[请求URL路径] HTTP/1.1[HTTP协议及版本]

    请求方式有七种,最常用的是GET和POST

  • 请求头: 第二行开始,格式为key: value形式

    请求头中会包含若干个属性,常见的HTTP请求头有:

Host: 表示请求的主机名
User-Agent: 浏览器版本,例如Chrome浏览器的标识类似Mozilla/5.0 …Chrome/79,IE浏览器的标识类似Mozilla/5.0 (Windows NT …)like Gecko;
Accept:表示浏览器能接收的资源类型,如text/*,image/*或者*/*表示所有;
Accept-Language:表示浏览器偏好的语言,服务器可以据此返回不同语言的网页;
Accept-Encoding:表示浏览器可以支持的压缩类型,例如gzip, deflate等。 

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处?

举例说明:服务端可以根据请求头中的内容来获取客户端的相关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服务端就可以处理不同的业务需求,比如:

  • 不同浏览器解析HTML和CSS标签的结果会有不一致,所以就会导致相同的代码在不同的浏览器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 服务端根据客户端请求头中的数据获取到客户端的浏览器类型,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浏览器设置不同的代码来达到一致的效果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浏览器兼容问题

请求体: POST请求的最后一部分,存储请求参数 只有POST请求才有请求体

 如上图红线框的内容就是请求体的内容,请求体和请求头之间是有一个空行隔开。此时浏览器发送的是POST请求,为什么不能使用GET呢?这时就需要回顾GET和POST两个请求之间的区别了:

  • GET请求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没有请求体,POST请求请求参数在请求体中

  • GET请求请求参数大小有限制,POST没有

演示

演示用的表单:

 测试GET请求

按下回车后是:

 可以看出GET请求,表单提交后,直接显示在地址栏里了,请求到

相反:POST请求,表单提交后,控制栏不会暴露信息,

所以,我们一般说POST请求是安全的,可靠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weixin_62180080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62180080/article/details/12844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