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去年底 Virgil Abloh 说出那句:“(Streetwear is )gonna die……I think that fashion is gonna go away from buying a boxfresh something; it’ll be like, hey I’m gonna go into my archive. ”着实激发了不少人对于古着市场以及 Archive 单品的兴趣。而今年随着 RAF SIMONS ARCHIVE REDUX 的 100 件复刻单品正式亮相似乎在宣告着 Archive 文化新纪元。事实上,席卷时尚行业的这波 Vintage 热由来已久。
在早前的推送“
这 25 年来 Raf Simons 为我们带来哪些经典设计
”中,通过“RAF SIMONS ARCHIVE REDUX”企划,我们有简单的提及 Archive,随着 Raf Simons 从 1995 年至今的品牌历史档案中复刻的 100 件单品正式亮相,重拾过季单品和慢时尚正在成为新的流行风尚。
▲ “RAF SIMONS ARCHIVE REDUX ”Collection List(部分)
“Archive”顾名思义是“档案”的意思,从时装文化的的角度即被理解为“被存档的单品”。很多品牌会总结和收录一些过往的经典单品,然后把这些“档案”整理成册,Archive 一词最早也就这样诞生了。
▲ Raf Simons《1996-2001 / 2001-2006》by printings.jp
▲ Helmut Lang《1986-2005》by printings.jp
但目前没有一个权威对 Archive 的概念下定义,都是坊间约定俗成的称谓。Archive 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词,亦是被媒体圈和部分玩家提高“价值”的词。现在更多指的是一些有收藏价值甚至是孤版的梦幻逸品,比如
某些时装设计师在其职业生涯高峰期或艺术灵感迸发期所设计的具有代表性和时尚影响力的惊艳之作,这些经典单品达到可存档级别,在时装史上有着“保值”的地位
。诸位经典装时装设计大师如 Rick Owens、Martin Margiela、Helmut Lang、Raf Simons、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高桥盾等,皆受到 Archive 文化认同,备受追棒。俨然,人们对服装的追求不止是穿着,更是信仰。这种 Archive 文化正反映了该时装设计师在时尚界常青的地位,也保障了市场上其商业价值。
▲ Raf Simons 身穿 Helmut Lang 1996 年丹宁夹克于 DIOR 2013 春夏秀场上的谢幕,似衣钵传承又如隔空致敬
像 Raf Simons 这类传奇设计师的早期经典之作,自然是 Archive 之中的最强狠货,站在鄙视链的顶端俯瞰众生。东京 Archive Store 的总裁 Kengo Saito 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一直在整理收集 Raf Simons 的经典单品,已经有 13 年之久。据他观察,近几年时间内,Raf Simons 的单品在 Archive 市场有爆炸性的增长。时尚网站 VOGUE 就曾对 Raf Simons 的收藏级别的 Archive 单品做过总结,最为经典的即是其 1998、1999、2001、2003 四个年份的男装秀场一系列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