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4 湖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实验四微程序控制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将微程序控制器同执行部件联机,组成一台模型计算机。2.用微程序控制器控制模型计算机的数据通路。 3.执行给定的简单程序,掌握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牢固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二、实验电路本次实验将前面几个实验中的所模块,包括运算器、存储器、通用寄存器堆等同微程序控制器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台简单的模型机。这是最复杂的一个实验,也将是最有收获的一个实验。在前面的实验中,实验者本身作为“控制器”,完成了对数据通路的控制。而在本次实验中,数据通路的控制将交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实验机器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执行指令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是由微程序完成的,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序列。实验电路大致如下面框图所示。其中控制器是控制部件,数据通路是执行部件,时序发生器是时序部件。需使用导线将各个部件控制信号与控制器相连。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TEC-5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 2.逻辑测试笔一支四、实验任务 1.对机器指令组成的简单程序进行译码。将下表的程序按机器指令格式手工汇编成二进制机器代码, 此项任务请在预****时完成。 2.3.使用控制台命令将寄存器内容初始化为:R0=11H,R1=22H,R2=0AAH。 4.使用控制台命令将任务1中的程序代码存入内存中,以及将内存地址为 11H的单元内容设置为0AAH。5.用单拍方式执行一遍程序,执行时注意观察各个指示灯的显示并做好记录, 从而跟踪程序执行的详细过程。6.用连续方式再次执行程序。这种情况相当于计算机正常的工作。程序执行到STP指令后自动停机。读出寄存器中的运算结果,与理论值比较。五、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记录 1.程序译码。 2.实验接线只要把上表种同列的信号用线连接即可,一共接线33条。接好线后,将编程开关拨到“正常位置”。合上电源,按CLR#按钮,使TEC-5实验实验系统处于初始状态。 3.实验任务3:使用控制台命令将寄存器内容初始化为:R0=11H,R1=22H,R2=0AAH的操作步骤及结果记录。掌握写寄存器WRF的原理和步骤。操作过程如下: 注意:设置完R0、R1、R2的值后,最好用读寄存器控制台操作检查一下写入的内容是否正确。读寄存器内容的控制台操作见参考资料“实验箱模型机的控制台操作开关SWC、SWB、SWA详解”。 4.实验任务4:使用控制台命令将任务1中的程序代码存入内存起址为30H的连续单元,以及将内存地址为11H的单元内容设置为0AAH。掌握写寄存器WRM的原理和步骤。输入完毕,往存储器输入程序和数据结束,按CLR#按钮,使实验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注意:设置完存储器的程序和数据后,最好用存储器器控制台操作检查一下写入的内容是否正确。读存储器内容的控制台操作见实验参考资料。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存储器一、实验目的: 1)理解计算机主存储器的分类及作用。 2)掌握TEC-CA实验台上的存储器器件的工作原理及读写方法。二、实验原理: 在TEC-CA开放式CPU实验教学系统实验台上,有2片静态存储器器件HM6116。HM6116有8位数据总线和11位地址总线。2片HM6116构成了2kX16bits的静态存储器,与FPG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